到2027年,全球钢铁产能或将过剩
Release time: 2025-04-28Read: 0

2025第一季度已过,各大钢企2024年年报相继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1家上市钢企发布2024年年报,合计净利润129.53亿元,同比下降2.80%;合计营收5795.20亿元,同比下降10.98%。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15.5亿元。可见,钢铁行业的“寒冰期”仍在持续,钢铁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情况分析

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27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6.02亿吨增加到7.21亿吨,即使对于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钢铁制造商而言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经合组织预计,2025-2027年全球将新增钢铁产能1.65亿吨,主要是由中国钢铁企业的跨境投资推动的。然而,由于中国建筑业的急剧下滑,预计中期内钢铁需求仅会适度增长。

报告称,持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在降低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减少可用于投资新技术的资本,从而阻碍脱碳进程。由于钢铁产能过剩和低价钢材出口激增,全球钢铁行业的危机加剧。2024年,钢材价格和盈利能力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扰乱了国际市场,促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随着一些经济体迅速扩大其炼钢产能,非市场因素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表示,如果导致产能过剩的国家不改变政策,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恶化。该委员会呼吁加快努力,解决危机的根源,并为国际解决方案作出贡献。经合组织文件发布后,欧洲钢铁协会重申,欧盟迫切需要严格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钢铁行业的生存。

中国情况分析

从产量和消费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供大于需格局明显。据介绍,2025年1—3月份粗钢产量高达259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55万吨,同比增0.6%,而表观消费量23030万吨,较去年同期低286万吨,同比降1.2%,不及去年。

原料方面,目前进口铁矿石高垄断价格仍然是侵蚀钢铁企业利润的罪魁祸首。今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焦煤均价同比下降38%,铁矿石均价同比仅下降21%。

钢材出口方面,在美国关税大棒给全球贸易造成较大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抢出口”效应明显,3月份中国钢材出口量再度突破1000万吨,高达1045.6万吨,同比增加5.7%,是历史第五高。数据显示,1—3月累计出口钢材2742.9万吨,同比增长6.3%,好于去年同期。

库存数据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2016年以来钢铁表观消费逐年上升,在2020年达到顶峰后,近五年逐年下降。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738万吨,降幅1.7%;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减少4398万吨,降幅4.7%。总体而言,强供给、弱需求仍是目前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