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的钢材市场很弱。一方面是现实和预期的复杂关系。今年一季度,下游建筑工地复产速度比较慢,资金到位也比较慢,冬储资源面临着兑现压力。这些因素交织,导致一季度钢材市场不够旺。另一方面,春节后煤矿逐步复产,供给的增量超过了需求的增量,连续四轮提降导致钢材生产成本的原材料支撑大幅减弱。
一季度基建和地产用钢需求往往处于青黄不接阶段:旧项目资金未到位,新开工尚未启动。但同时,一季度刚好处于重要会议召开时间段,宏观基调和产业调控方向往往在此期间释放有利信号。一季度也是春节过后的钢材需求空窗期,北方的雨雪天气会限制建筑施工活动,南方的复工节奏也只能是缓慢加快,随着冬储资源陆续进入市场,这使得部分原本隐形的库存转变为显性库存。
考虑到一季度无论是基建端还是地产端的需求复苏都不及预期,需求偏弱加上供给有弹性,钢材市场库存随时有增加的可能性。此外,钢材出口端对需求的削弱,再加上国内宏观利好还处于预期转现实的过程当中,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市场预期转弱。由于市场对旺季需求的恢复以及潜在政策刺激,例如粗钢减产等抱有期望,导致钢材现货端比盘面相对偏强一些。
目前焦炭已经出现了十一轮的提降,市场对于焦煤和焦炭企稳充满了期待,中长期看,焦煤和焦炭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但短期随着铁水产量的大幅上升至236万吨以上,钢材市场也在交易成本端支撑逐步走强的逻辑。从上周铁水产量大幅增加5.67万吨至236.26万吨的数据来看,至少说明第一钢厂手中的订单还不错,第二也说明钢厂也意识到库存偏低需要适量增加库存。
从市场角度来看,成本支撑或许要开始慢慢转强,而且当前钢厂的原材料库存铁矿石、焦炭和废钢均处于近几年的低位,钢厂再降原料库存的动力在慢慢消失。从钢厂利润的角度看,其实是不利于当前钢材市场的,去年钢厂亏损150到200元,今年利润一直维持在100元以上,螺纹钢有100到120元,热卷120元到150元的利润。利润的反转导致钢厂更多的选择在盘面兑现当前利润,市场压力还是蛮大的。从库存角度看,上周五大钢材品种总库存1788.09万吨,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6.5%,延续去库趋势但速度分化。
目前来看钢材市场走强的条件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库存拐点确认,这个已经在3月中旬已经提前开始去库;二是宏观利好从预期转为现实,当前看还没有实物工作量还没有出现大幅增加的迹象,市场也在翘首以盼,至于预期转为现实的强度,我认为不会太强,也不会太弱,总体看属于中性偏强。
那么,对应二季度钢材市场不会太强,也不会太弱,总体看属于中性偏强。如果粗钢压减政策如果在二季度落地,对于成材来说,确实会产生较大的向上推动力。当前来看落地时间不明,钢厂仍以市场化生产为主,总体产能控制得还不错。
